一是坚持结对办学。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11个,覆盖率达到100%,各牵头学校精心谋划组织活动,成员学校积极参与。出台教学点管理办法,关注小规模学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管理,建立手拉手帮扶机制,促进校际间均衡。
二是坚持流动机制。加大校园长、教师交流力度,先后有56名校园长和15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城乡间的交流;优化了农村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结构,有效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三是坚持师资建设。截至目前,为乡村学校招聘教师370名,并以随机方式公开选岗,促进师资均衡。乡村教师聘任副高级职称410人,占全县聘任副高级职称教师总数的68%。乡村教师每人每月平均增薪1402元。全县已建成农村学校周转房239间,提供床位478个。
四是坚持完善评价。尝试增值评价和分区域分类别评价,促进教育质量评价均衡。为激发教师在乡村学校工作的积极性,树立榜样,年均评选表彰“最美教师”150人,鼓励引导教师长期扎根乡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