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民族团结+组织领导,推动落实有高度。宁城县右北平镇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坚持与党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细化工作措施,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目标考核、学习宣传等机制,将思想宣传教育、创建文明城市、基层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统筹纳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日常督查、现场观摩、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升镇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二是民族团结+特色产业,推动发展有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助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双促双融”。推行“个体跟着集体走、集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优势走”“三跟三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党支部+食用菌园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引导辖区各族群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提升食用菌产业精深加工水平。
三是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营造氛围有深度。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覆盖,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中学习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重要思想。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各村各族群众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学习会2次,覆盖500余人次;利用“村村响”、LED显示屏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23次,悬挂横幅30余条,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营造浓厚氛围。
四是民族团结+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有温度。村组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宁城县右北平镇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平安右北平”建设的重要抓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各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调结矛盾纠纷40余起,有力维护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繁荣向上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