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宁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站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认真落实《中共赤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深化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明确责任分工,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及政府部门学法重点内容,纳入各类培训及公务员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绩效考核。
(二)认真谋划,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
一是印发《宁城县对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建设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全面部署问题整改工作,压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任务,21项具体任务已于6月末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制定《中共宁城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了8个方面、35项年度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三是扎实推进“一规划两纲要”落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宁城县落实<法治赤峰建设(2020-2025年)实施方案>工作台账》《宁城县落实<赤峰市法治社会建设(2020-2025年)工作举措>工作台账》,印发《宁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并于11月上旬,对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法治宁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依法履职,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
一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全县政法机关“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组织集中学习97次,开展专题研讨10次,参加干警4847人次。认真落实《赤峰市政法部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百项措施(2022年版)》,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309件,破获、处理涉企案件28件,为企业办实事122件,开通“绿色通道”立案数3788件,办理涉法涉诉涉企案件1030件。组织开展以“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为主题的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公平化的营商环境。二是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备案审查工作。将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不一致、不衔接、不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清理。全面落实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对66件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提出建议。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全县801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线上法治培训。开展县直和乡镇(街道)执法案评查活动2次,对县直30本行政执法案卷和乡镇(街道)21本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集中互查评查。四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梳理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共完成35个部门1672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形成我县《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其中容缺受理事项163项,告知承诺事项50项。五是深化行政复议改革。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1件,审结34件,所有复议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内审结。六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十个月达到100%。七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农牧业、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劳动保障、卫生健康”8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作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共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打非治违”、大气污染等各类专项整治17次,切实维护了社会秩序。八是畅通多元化解机制。今年全县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104件,调解成功4094件,司法确认50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九是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制定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按要求组织开展政务诚信评价,目前我县未出现政务失信行为。
(四)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是强化司法活动监督。构建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二是全面加强人权司法保护。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辩护权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确保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得有效法律帮助。同时充分保障辩护律师的知情权、会见权、阅卷权和申请调查取证的权利。对于未成年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坚持优先保护、特殊保护、双向保护。三是完善纪法协同衔接机制。贯彻落实监察法实施条例,加强查办党员和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协作配合,依据规定将决定书及违法犯罪人员的笔录报送纪委。四是深化司法领域改革。加快推进跨区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今年跨区域立案23件,其中协作立案15件,管辖立案8件。
(五)注重实效,突出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领导学法用法,突出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这个重点,采取轮训、讲座、研讨、自学等形式,形式多样地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二是突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2022年宁城县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任务清单,建立了谁执法谁普法“三单两书”制度,进一步明确党和国家机关普法职责任务。三是打造宁城法治乌兰牧骑金色品牌,大力发展镇乡街、单位普法宣传小分队,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税法宣传月”“民法典”“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安全生产法”等专项普法和送法下乡演出活动110余场次。原创法治文艺作品《使命如初》MV获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视频类优秀作品奖。四是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五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今年新申报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自治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待审批。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提升,始终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召开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辅导会等形式,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全面抓落实,大力推进顶层制度落地见效。贯通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职能作用,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一体推进法治宁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三)全程抓规范,确保重大决策依法科学民主。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力实现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决策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切实避免因决策失误产生矛盾纠纷、引发社会风险、造成重大损失。
(四)全速抓改革,持续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执行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法治宁城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