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开展非遗普查工作,新发现非遗项目10余个,累计认定非遗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7项。建设契丹刺绣非遗工坊,培训传承人200名,开发文创产品50余种,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吸引游客5万人次,非遗项目展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100万次。
二是文物保护活化利用
实施辽中京遗址保护工程,投资5000万元修复城墙200米、清理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建设辽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件,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开发“考古研学”线路,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文物修复体验活动,培养文化传承志愿者100名。
三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吸引15家文创企业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内企业开发契丹文化衍生品50余种,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举办“契丹文化节”“宁城评剧艺术节”等活动,吸引游客1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收入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