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强基层司法服务站点。在18个乡镇建设司法所,每个司法所配备3-5名专业司法工作人员,设置法律咨询室、调解室、法律援助窗口,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在220个行政村设立“司法便民服务点”,每个服务点配备1名兼职司法联络员(由村干部或法律工作者担任),负责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协助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开通“基层司法服务热线”,安排律师和司法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解答群众法律疑问。截至目前,基层司法服务站点覆盖率达100%,司法所年均接待群众咨询5万人次,司法便民服务点年均协助处理法律事务2000件,服务热线年均受理咨询3000个,群众法律咨询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
二是开展精准普法宣传。针对农村常见法律问题(如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流转、农民工维权),制作通俗易懂的普法手册、短视频、漫画,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推送,每月更新1次内容;组织“法律下乡”活动,每月安排律师、司法工作人员到乡镇、村开展普法讲座,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每年覆盖所有行政村;在重要节点(如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开展集中普法活动,设置法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品,吸引群众参与。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普法手册10万册,推送普法短视频500条,开展普法讲座300场,集中普法活动覆盖群众8万人次,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知晓率从50%提升至85%。
三是高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建立“村调解-乡镇调解-司法确认”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村级调解由司法联络员和村民代表组成调解小组,乡镇调解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专业调解员负责,调解成功的纠纷可申请司法确认,赋予法律效力;针对常见矛盾纠纷(如邻里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涉农合同纠纷),制作标准化调解流程和文书模板,提升调解效率;组建“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吸纳律师、退休法官、行业专家50名,对复杂疑难纠纷进行指导调解。截至目前,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2%,司法确认案件300件,专家库参与调解疑难纠纷80件,矛盾纠纷化解平均时间从15天缩短至7天,群众对调解结果满意度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