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城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聚焦“五个着力”,全面打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格局。
一是着力推动全员创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内容,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等,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锋队”;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打造“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中华英雄文化大讲堂”,举办“红石榴杯”国家通用语言朗诵比赛。让广大未成年人深化向上向善的道德认识,丰富爱党爱国情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生力量”;围绕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大力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活动,打造辽中京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广泛宣传宁城大地上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一起走来”的历史史实,实现创建对象全民覆盖。
二是着力实施全域创建。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统战领导小组会、创建动员大会等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组干部成立县创建办,制定印发《宁城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宁城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先后有26人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7人先后荣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实现创建范围全区域覆盖。
三是着力推进示范创建。坚持以“八进”为创建载体,把创建工作与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高度融合,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的方法,着力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全力重点打造创建示范点的提档升级工作。通过对重点示范点打造工作,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作用,不断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争创授牌的市级示范区示范单位5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15个单位先后荣获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四是着力推进全力创建。制定民族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法,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巡视巡察的重点事项,纳入民主生活会检查剖析的重要方面,压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集中学习,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纳入干部常规学习教育中。采取互观互检、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督查,达到以督促干、以干增效,着力推进创建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五是着力推进全面创建。宁城县各创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方面下功夫,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保障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落细落实,实现创建内容全方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