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老旧电网升级。针对农村线路老化、供电不稳定问题,对12个乡镇的10千伏线路进行改造,更换绝缘导线80公里,新增变压器150台,容量提升至2万千伏安,解决“低电压”“卡脖子”问题;在偏远村组铺设电缆30公里,替代原有架空线路,降低雨雪天气故障概率。改造前组织技术人员逐村排查线路负荷,制定“一村一策”改造方案,施工时避开农忙季节,减少对农业生产影响。截至目前,完成300个自然村电网改造,农村供电可靠率从98%提升至99.8%,电压合格率达99.5%,农户用电故障报修率下降70%。
二是完善智能运维体系。为农村用户安装智能电表20万块,实现用电量实时采集、远程抄表,避免人工抄表误差;建设县级电网调度中心,实时监测农村线路负荷、电压等数据,发现异常自动预警,安排抢修队伍快速处置;在乡镇设立供电服务站18个,配备抢修车辆20台、抢修人员100名,承诺农村地区抢修到场时间不超过1小时。截至目前,智能电表覆盖率达100%,电网异常预警准确率达95%,抢修平均时长从4小时缩短至1.5小时,农户用电满意度达96%。
三是保障重点场景用电。针对农业灌溉高峰期,在种植基地周边新增灌溉专用变压器50台,架设专用线路20公里,确保抽水灌溉设备稳定运行;为农村养殖小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供电服务”,上门勘察用电需求,制定增容方案,优先保障生产用电;冬季来临前对农村取暖设备用电线路进行检查,更换老旧插座、开关,避免线路过载引发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农业灌溉用电保障率达100%,帮助200家农村企业完成用电增容,冬季用电安全检查覆盖农户8万户,未发生因线路问题导致的取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