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在城区20个社区新建或改扩建文化活动室,每个活动室配备图书3000册、电脑10台、投影仪2台,设置书法绘画区、舞蹈排练区、亲子互动区;利用社区闲置空间打造“文化长廊”15处,展示居民书法作品、摄影照片、社区大事记;在社区广场安装音响设备10套,方便居民开展广场舞、合唱等活动,定期维护设备确保正常使用。截至目前,社区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活动室日均接待居民150人次,文化长廊参观人数累计5万人次,广场文化活动日均参与200人。
二是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春节组织写春联、猜灯谜,端午举办包粽子比赛,中秋开展邻里赏月会;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专项活动,为老年人开设书法绘画班、健康讲座,为青少年组织手工制作、科普实验,为上班族提供周末电影放映、读书分享会。每月制定活动计划并提前公示,鼓励居民报名参与,活动后收集反馈意见优化内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120场,专项活动300场,参与居民8万人次,活动满意度达94%。
三是培育社区文化队伍。从社区居民中选拔文艺爱好者,组建广场舞队、合唱队、戏曲队等文化队伍,每个社区至少2支,为队伍配备服装、道具,邀请专业老师每月上门指导1次;开展社区文化骨干培训,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内容包括活动组织、节目编排、乐器演奏,培训后颁发证书并鼓励骨干带动居民参与。建立文化队伍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表现优秀的队伍给予资金奖励。截至目前,培育社区文化队伍50支,培训文化骨干300人次,发放队伍奖励资金20万元,文化队伍年均参与社区活动40场,带动社区文化氛围持续浓厚。